首页

女s黄金调教

时间:2025-05-25 00:15:21 作者:港澳高校下场“抢人”:愿接收在美留学生转学 浏览量:68535

  中新网广州10月17日电 (记者 王坚)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7日通报称,该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詹海刚团队取得了重要科研发现,揭示了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关键机制。

  詹海刚团队16日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Common occurrences of subsurface heatwaves and cold spells in ocean edd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突破了次表层连续观测数据严重匮乏的限制,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介绍,海洋热浪(heatwaves)和冷浪(cold spells)分别指温度超过一定阈值的持续性高温和低温事件。这些极端温度事件会严重破坏海洋生物栖息环境,造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灾难性后果。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表示,目前,卫星难以直接观测的次表层更受科学家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为该水层栖息着多种重要鱼类和珊瑚,拥有全球海洋中规模最大、开发最少的鱼类种群,在全球碳循环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连续的观测数据非常匮乏,常用的参数提取与机制分析方法难以全面应用,目前对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发生特征与驱动机制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称,该研究揭示了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与表层极端温度事件在时空分布与物理机制上的巨大差异,指出仅从海表温度信息无法准确探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相比之下,卫星遥感的海面高度异常能较好地捕获海洋涡旋活动的信息,因此可以成为探测次表层热浪/冷浪,尤其是强热浪/冷浪事件的一个关键指标。另一方面,由于涡旋对次表层温度、溶解氧和浮游植物的影响机制相似,因此该研究对理解和预测全球变暖影响下次表层海洋贫氧、浮游植物藻华等极端事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据悉,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先导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等共同资助完成。(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通道上的中国故事 “浆水面”秀出老工业基地“新味道”

大庆8月15日电 国内最高水平的汽摩运动赛事第三届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大会正在大庆赛车小镇进行,14日晚中国汽车直线竞速锦标赛(CDRC)决出各组别冠军。

针锋相对!阿根廷和委内瑞拉互相向对方领导人发出逮捕令

解说】据了解,今年中秋节、国庆节期间,成都有超过15个大运场馆惠民开放,各种全民健身和青少年赛事活动接踵上演。在这座充满运动氛围的大运之城,民众不仅是“名赛”的观赛者,还是群众体育赛事、全民健身的参与者。10月2日清晨,成都健身教练何林俊早早来到工作室,等待迎接第一波预约学员。

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军事基地发动火箭弹袭击

据山西省纪委监委消息:山西省纪委监委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组长、省民政厅党组成员贾慕权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山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女子因错过高铁崩溃大哭怒斥孩子?杭州站回应

水文部门分析,鄱阳湖水文节律自2003年以来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呈现枯水位降低、枯水期提前、枯水历时延长、退水速率加快等特征,并逐渐呈常态化、趋势化态势。

辽宁省大连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郝宏军受贿案一审开庭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